山東率先出臺“兩高”項目碳排放減量替代辦法,適用焦化等行業
近日,山東省生態環境廳、省發展改革委聯合印發《山東省高耗能高排放建設項目碳排放減量替代辦法(試行)》,從“兩高”行業源頭控制入手嚴把新上項目的碳排放關。
?
根據《辦法》,山東省16個“兩高”行業的上游初加工、高耗能高排放環節新建投資項目納入管理范圍,擬建項目新增碳排放量需由其他途徑落實替代源。替代源的碳排放量按行業確定1.2或1.5的替代比例,確?!皟筛摺表椖刻寂欧趴偭恐粶p不增。山東省是全國第一個出臺“兩高”行業碳排放減量替代辦法的省份。
山東是二氧化碳排放大省,“兩高”行業企業數量多,是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來源?!掇k法》適用于《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堅決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促進能源資源高質量配置利用有關事項的通知》明確的“兩高”行業,主要包括煉化、焦化、煤制液體燃料、基礎化學原料等16個行業上游初加工、高耗能高排放環節新建投資項目?!皟筛摺毙袠I范圍根據相關要求動態調整。
根據《辦法》,擬建項目新增碳排放量需由其他途徑落實替代源。替代源主要包括企業關停、轉產減少的碳排放量;淘汰落后產能、壓減過剩產能減少的碳排放量;擬建項目建設單位通過可再生能源、清潔電力替代化石能源減少的碳排放量;通過其他途徑減少的碳排放量等四大類。同時,替代源須滿足原則上為“兩高”行業規模以上企業2021年1月1日后形成的碳排放削減量,替代源在公示公告的“兩高”行業清單且數據可監測、可統計、可復核、可驗證的,可不限于規上企業;在山東省行政區域內形成的碳排放削減量。
核算替代量時,替代量為建設項目碳排放量乘以行業系數。不同的行業碳排放系數不同,其中,水泥、煉化、有色(電解鋁)、煤電(不含背壓型熱電聯產)項目行業系數為1.5;焦化、煤制液體燃料、基礎化學原料、化肥、輪胎、石灰、瀝青防水材料、平板玻璃、陶瓷、鋼鐵、鐵合金、有色(不含電解鋁)、鑄造、背壓型熱電聯產項目行業系數為1.2。
根據《辦法》,山東省把碳排放減量替代納入環評管理,將碳排放控制從末端移到前端。生態環境部門在審批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時,要審查建設項目和替代源碳排放量測算是否科學、準確,替代源是否真實、可行。替代源碳排放削減量未落實的,建設項目不得投產。
此前,山東省曾明確要求嚴格落實產能、煤耗、能耗、碳排放、污染物排放等“五個減量替代”,其中產能、煤耗、能耗、污染物排放等管理辦法相對成熟,此次《辦法》的出臺,填補了沒有碳排放減量替代的政策空白,使“五個減量替代”的政策拼圖更為完整.
?
國務院關于開展2022年國“安全生產月”活動的通知
2023年底前,山西全面關停4.3米焦爐以及不達超低排放標準的5.5米及以上焦爐!
關于推動焦化行業高質量發展
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
?
為深入推進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建設國家綠色焦化產業基地,推動焦化行業高質量發展,按期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制定本指導意見。
?
一、指導思想
?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深入貫徹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按照省十二次黨代會精神,遵循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要求,聚焦延鏈補鏈強鏈、提質降碳增效總目標,突出智能化、綠色化和服務化,以大型焦化升級改造項目建設,提升行業技術裝備水平;以化產品加工高端延伸和企業綜合管理水平提升,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以節能技術改造、超低排放改造和安全生產標準化改造,提高行業綠色發展和安全生產水平,實現焦化行業高質量發展。
?
二、基本原則
?
--總量控制。嚴禁新增焦化產能??茖W調控焦炭產量。加快在建、擬建大型焦化升級改造項目建設,“先立后破”2023年底前分期分批關停4.3米焦爐以及不達超低排放標準的5.5米及以上焦爐。
?
--綠色安全。圍繞2030年碳達峰目標,實施節能技術改造、超低排放改造和安全標準化改造“三改造”,著力提升焦化行業環保、節能、安全水平,實現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的有機統一。
?
--市場導向。推動焦化企業按照市場規律,提高經營管理水平,增強核心競爭力,提升產品市場占有率,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充分發揮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作用,營造有利于行業發展的良好環境,全面建設國家綠色焦化產業基地。
?
--創新驅動。推動管理體制創新,構建綠色焦化企業“生存線、發展線”綜合評價體系和評價結果應用政策體系。推動技術研發創新,加大化產品加工高端延伸技術及焦化行業碳捕集、封存、利用技術的研發、應用和推廣。
?
三、總體目標
?
2023年底前,全省焦化企業全面實現干法熄焦,全面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全面關停4.3米焦爐以及不達超低排放標準的5.5米及以上焦爐。2025年,全行業能耗總量和能耗強度較2020年實現“雙下降”,焦化企業全面邁過“生存線”,力爭30%以上企業達到“發展線”。
?
四、主要任務
?
(一)全面提升焦化行業節能環保安全水平
?
推動呂梁、長治等8個產焦市,實施節能、環保、安全“三改造”和干熄焦、余熱發電“兩運行”工程,提高焦化行業高質量發展水平。加強焦化行業分市能耗雙控和環境容量約束性指標管理。對未落實能耗替代指標的已建成和在建、擬建焦化項目,只要符合所在市焦化行業能耗強度和能耗總量約束性目標,可無需針對單個項目落實能耗替代指標,省節能審查機關進行節能技術審查后,即可出具節能審查意見。堅持源頭防控、過程管控、末端治理,實施干熄焦、上升管余熱回收等節能技術改造和超低排放改造,千熄焦余熱發電并網應并盡并。(責任單位:省能源局、省工信廳、省生態環境廳、省應急廳、山西能監辦、國網山西省電力公司,各市人民政府負責組織落實。)
?
(二)依法依規推動大型焦化升級改造項目建設
?
在建、擬建焦化項目必須按照能效標桿水平和超低排放標準進行設計、建設和運行。根據能耗強度和超低排放標準限值,科學確定各市焦化產能對應的能耗雙控和環境容量約束性指標。焦化企業實施兼并重組或產能置換,造成焦化產能跨市轉移的,通過用能權、排污權市場化交易等手段,滿足焦化項目用能、排污需求。各市在能耗雙控和環境容量約束性指標范圍內,統籌本市焦化項目建設。各市確定推進的焦化項目,省直有關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研究建立綠色通道,加快項目建設手續辦理。對手續完善達到開工條件的擬建焦化項目,市人民政府報省人民政府備案并開工建設。(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能源局、省生態環境廳、省工信廳、省自然資源廳、省水利廳、省應急廳,各市人民政府負責組織落實。)
?
(三)分期分批關停退出4.3米焦爐
?
截至2021年底,我省4.3米焦爐產能共3666萬噸,其中3221萬噸已備案“上大關小”大型焦化項目。已“上大關小”的4.3米焦爐,新項目建成具備投產條件后關停,2023年底前全部關停;未“上大關小”的4.3米焦爐,2023年底前全部關停。對涉及氣源熱源等民生保障的擬關停4.3米焦爐,各市人民政府要提前謀劃,提前完成氣源熱源調整替代,妥善安置擬關停企業職工,確保按期完成關停任務。(責任單位:省工信廳、省生態環境廳、省能源局,各市人民政府負責組織落實。)
?
(四)加快推進化產回收利用鏈條高端延伸
?
加大科技攻關力度,推動焦爐煤氣、煤焦油、粗苯等焦化副產品延伸產業鏈條,提升焦化化產加工利用水平。鼓勵焦爐煤氣制氫,打造全國氫能高地。鼓勵焦爐煤氣制甲醇、乙二醇,延伸發展高端聚酯新材料等產業鏈。鼓勵煤焦油輕組分精細分離,生產間對甲酚、二甲酚、苯酐、四氫化奈等萘系列產品,以及精蒽、菲、咔唑等醫藥中間體。鼓勵煤焦油重組分深加工,生產鋰電池負極材料、超高功率石墨電極等高端炭素產品。鼓勵粗苯精深加工生產系列尼龍新材料及生物可降解塑料等產品。(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科技廳、省工信廳,各市人民政府負責組織落實。)
?
(五)提高焦化企業生存力發展力
?
結合“生存線、發展線”指標,編制山西省綠色焦化企業綜合評價體系,從項目合規性、管理規范性、產業鏈延伸、污染物排放、節能降耗、安全生產等多個維度,對焦化企業實施生存力發展力評價和對標管理。研究將焦化企業生存力發展力達標情況,作為產量調控、要素配置、財稅和金融支持等行業政策的依據,引導焦化企業不斷提升可持續發展水平。(責任單位:省工信廳、省生態環境廳、省能源局、省自然資源廳、省財政廳、省地方金融監管局)
?
(六)打造國家綠色焦化產業基地
?
按照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任務要求,充分發揮我省煉焦煤資源優勢,深入開展煤炭分質分級利用,打造國家綠色焦化產業基地。焦化企業要突出智能化、綠色化和服務化,通過加大研發投入、開展技術改造、加強對標管理等措施,不斷提升投入產出水平和全員勞動生產率,持續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按照適度集中、資源共享、各有側重、特色發展原則,推動焦化企業集群集聚發展,延伸上下游產業鏈條,降低物流運輸及能耗成本,打造“鋼-焦-化-氫”特色優勢產業鏈條。(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工信廳、省能源局、省自然資源廳,各市人民政府負責組織落實。)
?
五、保障措施
?
(一)加強組織領導
?
在山西省焦化行業壓減過剩產能專項工作領導小組基礎上,增補省統計局、省能源局,成立山西省推動焦化行業高質量發展領導小組。省領導小組要加強統籌協調,指導各市各部門做好相關工作。各市領導小組要參照省級進行相應調整,切實抓好落實,取得實效。
?
(二)壓緊壓實責任
?
嚴格落實能耗雙控和環境容量指標約束性作用。各市要盡快明確擬推進建設的焦化項目名單,各部門要盡快提出加快焦化項目手續辦理的具體措施并落實到位。嚴格落實產能置換、項目備案、排污許可、環評、能評等政策法規,加大違法建設、違法排污、超標準用能等行為的執法監察和專項督察力度,確保能效先進水平和超低排放標準落地,穩規模,控產量,推動行業有序發展。
?
(三)提升服務水平
?
加強入企服務,加快推進千熄焦改造等項目建設。對符合條件的干熄焦等技術改造項目,給予省級技術改造專項資金支持。完善工作協調銜接機制,加快焦化項目手續辦理。支持符合條件的綠色焦化企業上市融資和再融資。搭建供需對接平臺,引導社會資本加大焦化企業節能、環保、安全生產改造項目的支持力度,推動焦化行業綠色低碳發展。
?
(四)加強宣傳引導
?
充分發揮行業協會、專業機構作用,推動各類媒體做好有關行業政策措施和典型經驗的宣傳報道。事繞我省工業結構和資源稟賦,加強正面宣傳引導,講好山西綠色焦化故事。積極回應社會關切,廣泛凝聚思想共識,切實增強行業自信,為焦化行業高質量綠色發展營造良好輿論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