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化產車間工藝簡介及工藝控制指標
冷鼓工段
一、 工藝流程
1、 冷鼓系統
來自焦爐的荒煤氣經吸氣管、荒煤氣管進入外管上的氣液分離器,在此煤氣與焦油氨水等分離,分離出的粗煤氣合并后進入初冷器,分離下來的焦油、氨水和焦油渣一起進入機械化氨水澄清槽。
初冷器分采暖段、上段、下段三部分。在初冷器采暖段,煤氣與冷卻管內采暖水換熱,煤氣從80℃冷卻到70℃,采暖水由55℃上升至65℃(非采暖期,采暖段與上段串聯走循環水);在初冷器上段,煤氣與冷卻管內的循環水換熱,煤氣從70℃冷卻到45℃,循環水由32℃上升至40℃;在初冷器下段,煤氣與冷卻管內制冷水換熱,煤氣從45℃冷卻到22℃,制冷水由16℃上升至23℃。經冷卻后的煤氣進入旋風捕霧器捕集煤氣中夾帶的霧滴后進入離心鼓風機進行加壓,加壓后的煤氣進入蜂窩式電捕焦油器,最大限度清除煤氣中的焦油霧滴及荼,經電捕后的煤氣送往脫硫工段。
初冷器的煤氣冷凝液分別由初冷器上段和下段流出,進入初冷器上、下段水封槽,溢流至上、下段冷凝液循環槽,然后分別由上段冷凝液循環泵和下段冷凝循環泵送至初冷器上、下段噴淋,以清除管壁上的焦油、萘等雜質,多余冷凝液由集液槽泵送至機械化氨水澄清槽。為保證初冷器的冷卻效果,需從機械化氨水澄清槽壓抽取一部分輕質焦油補入循環噴灑液中,以提高洗萘效果。
從氣液分離器分離的焦油、氨水與焦油渣自流至機械化氨水澄清槽,澄清后分離成三層:上層為氨水,中層為焦油,下層為焦油渣。分離的氨水溢流至循環水槽,然后用循環氨水泵送至煉焦車間冷卻荒煤氣。從循環氨水泵后抽出一部分送至洗脫苯工段使用,多余的氨水由循環氨水槽溢流至剩余氨水槽,用剩余氨水泵送到脫硫工段進行蒸氨處理。分離的焦油溢流至焦油中間槽貯存,當達到一定液位時用焦油泵將其送至焦油槽加熱、靜置脫水,合格焦油用焦油泵送往裝車平臺裝車外售。機械化氨水澄清槽分離的焦油渣定期送往煤場摻混煉焦。
離心鼓風機及其煤氣管道的冷凝液均流入鼓風機水封槽。由鼓風機水封槽液下泵送至上、下段冷凝液循環槽。經電捕焦油器捕集下來的焦油排入電捕水封槽,當沉淀管用循環氨水沖洗時,沖洗液亦進入電捕水封槽中,由電捕水封槽液下泵送至機械化氨水澄清槽分離。
此外,罐區各貯槽的尾氣集中后,由排氣風機抽送到排氣洗凈塔被由脫硫與硫回收送來的蒸氨廢水洗滌后排放,吸收了尾氣的蒸氨廢水則由排氣洗凈泵送至生化處理。
2、空壓站
空壓站是為脫硫工段和煉焦車間提供壓縮空氣。該站共配備螺桿式空氣壓縮機4臺,其中排氣量為22.2M3/min的水冷空壓機三臺,排氣量為 40M3/min的空冷空壓機一臺。生產中煉焦車間為間斷用氣,脫硫工段為連續供氣。為了保證用氣壓力及用氣量的穩定,設置了壓縮空氣貯氣罐,壓縮空氣經緩沖后再送往各用戶。
從空壓站出來的壓力為0.8Mpa的空氣一路供脫硫再生,當脫硫塔出來的富液通過再生塔時與塔底由空壓站送來的過量空氣充分接觸反應將單體硫再生出來,隨泡沫引出去,使循環富液變為貧液進入脫硫塔重新脫硫。
另一路送焦爐,主要供煤塔風動震煤。
二、工業指標
1、煤氣系統壓力(吸力)
初冷器前煤氣吸力:-(1200—1800)Pa
初冷器后煤氣吸力:-(3500—4000)Pa
初冷器阻力: <3000 Pa
旋風捕霧器阻力: <1500Pa
鼓風機前吸力: ≤-7000 Pa
鼓風機后煤氣壓力:氨苯硫工序開前≤10000Pa
氨硫工序開產后:保持1500--16000 Pa
最高值:19000 Pa
電捕焦油器阻力: ≤1000 Pa
回爐煤氣壓力: 5000--6000 Pa
2、煤氣溫度
初冷器前煤氣溫度: 78℃--85℃
初冷器后煤氣溫度: 22℃--26℃
鼓風機后煤氣溫度: <42℃
電捕焦油器后溫度:35℃--38℃
3、初冷器
(1)初冷器一段循環水
上水壓力: 0.3MPa
上水溫度; 28℃--35℃
回水溫度:40℃--45℃
(2)初冷器二段制冷水
上水壓力:0.3MPa
上水溫度; 16℃--18℃
回水溫度:22℃--25℃
4、電捕焦油器
氧含量: ≤1%
處理煤氣量:32000--38000 M3/h
工作壓力:<21Kpa
工作溫度 a絕緣箱: 90℃--110℃
b煤氣: 20℃--50℃
絕緣箱夾套蒸汽壓力:0.3MPa
頂部清洗噴灑液壓力:
0.1—0.15 MPa 流量:60 M3/h
工作壓力:35—45KV
工作電流: 0.2—1.0mA/m
5、鼓風機
(1)工作電流 ≤40A
(2)潤滑油總管壓力: ≤0.25MPa
下限報警聯鎖: 0.079MPa
下限聯鎖值(停風機電機):0.049 MPa
油冷卻器冷卻水壓: ≥0.1 MPa
液力偶合器出口油壓力:0.05—0.35 MPa
(3)鼓風機潤滑油溫度:30℃--40℃
液力偶合器進口油溫度:≤45℃
液力偶合器出口油溫度:45--85℃
鼓風機增速器軸瓦溫度: ≤65℃
鼓風機增速器軸瓦報警溫度: 75℃
鼓風機增速器軸瓦溫度聯鎖(停風機電機): ≥85℃
鼓風機主電機軸承溫度:≤65℃
(4)鼓風機軸位移: ≤0.5mm
風機轉子第一臨界轉速3300r/min,折合液力偶合器轉速為1132r/min,因此 轉速禁止在1000-1260 r/min停留。
偶合器油箱液體: 309L
鼓風機機體振動不大于:3道
(5)22號汽輪機油指標(在重載和環境溫度高時,可考慮用N32汽輪機油):
粘度E50 2.95—3.31
凝點: ≤-10℃
閃電: ≥180℃
灰分: ≤0.005%
酸值: ≤0.02KOH毫克/克油
水分; 無
6、冷凝崗位
循環氨水泵出口壓力:0.4 MPa
循環氨水溫度:70--75℃
初冷器上段冷凝液噴灑溫度:30--50℃
排氣洗凈泵出口壓力:<0.4 MPa
蒸氨廢水溫度; 40℃
焦油大罐、焦油中間槽溫度:80--90℃
7、焦油質量指標
一級 |
二級 |
|
密度g/ml: |
1.15--1.21 |
1.13--1.22 |
甲苯不溶物(無水基)% |
3.5--7.0 |
<9 |
灰分%不大于: |
4.0 |
4.0 |
水分%不大于: |
4.0 |
4.0 |
粘度E80不大于: |
4.0 |
4.2 |
萘含量(無水基)不大于: |
7.0 |
7.0 |
脫硫工段
一、工藝流程
冷鼓工段來的煤氣經煤氣預冷塔冷卻,進入脫硫塔下部與塔頂噴淋下來的脫硫液逆流接觸,脫除煤氣中的硫化氫后的至硫氨工段。
脫硫富液由脫硫塔經液封自流入溶液循環槽,補加催化劑和濃氨水后,經溶液循環泵加壓、溶液換熱器換熱(夏天冷卻、冬天加熱)后進入再生塔再生。在再生塔內,脫硫富液與空壓站來的壓縮空氣并流而上,對脫硫液進行氧化、再生,再生后的脫硫貧液返回脫硫塔頂部噴淋,繼續循環洗滌煤氣中的H2S。
氧化生成的單質硫在再生塔內被空氣吹到塔頂形成硫泡沫,利用位差自流入泡沫槽。硫泡沫在泡沫槽內經攪拌、破裂、分離出空氣,形成固液混合物,由泡沫泵加壓至熔硫釜或離心機,生產產品硫磺或硫膏,清液返回溶液循環槽。
由于生產中的各種損耗,需定時補充催化劑,將PDS和對苯二酚按一定比例加入催化劑儲槽,經攪拌均勻溶解后,連續加入溶液循環槽。
脫硫液在不斷的循環過程中,由于副反應,NH4CNS和(NH4)2S2O3等副鹽不斷累積,以致溶液粘度增加,并伴隨晶體析出,導致堵塔現象和脫硫效率下降,嚴重時可使系統崩潰。因此,必須排除部分脫硫廢液,并補充新液,以保證脫硫系統穩定運行。
由冷鼓來的剩余氨水經氨水過濾器,過濾氨水中的焦油等雜質后進入氨水換熱器,與從蒸氨塔底來的蒸氨廢水換熱,剩余氨水被加熱后進入蒸氨塔。蒸出的氨汽進入氨分縮器冷卻,部分冷凝下來的液體自流入蒸氨塔頂作回流,未冷凝的氨汽(約含氨10%)經冷凝冷卻器進入溶液循環槽,作為脫硫補充液。蒸氨塔底排出的蒸氨廢水經氨水換熱器、廢水槽、蒸氨廢水泵、廢水冷卻器送至排氣洗凈塔或生化處理。蒸氨塔底定期排出焦油,送至煤場摻入煤中煉焦。
外購來的堿液(40%)卸入卸堿槽,經卸堿槽腋下泵送入堿液儲槽,然后由堿液輸送泵打入剩余氨水管道,與剩余氨水混合進入蒸氨塔,以調節PH值,保證固定氨的分解。
二、工藝指標
1、溫度指標
(1)脫硫液溫度:35~45℃
(2)脫硫塔入口焦爐煤氣溫度:低于溶液3--5℃
(3)熔硫釜內操作溫度:140--150℃
(4)蒸氨塔頂溫度:101--103℃
(5)氨分縮器后氨汽溫度:85--92℃
(6)冷凝冷卻器后濃氨水溫度:30-70℃
(7)廢水冷卻器后廢水溫度:60-70℃
2、壓力指標
(1)溶液循環泵出口壓力:>0.5MPa
(2)入再生塔空氣壓力:0.5--0.6MPa
(3)脫硫工序阻力:<3500Pa
(4)入工段蒸汽壓力: >0.4Mpa
(5)入蒸氨塔蒸汽壓力: ≤0.2MPa
(6)蒸氨塔底操作壓力: ≤0.035MPa
(7)蒸氨塔底操作壓力: ≤0.025MPa
(8)榮硫釜操作壓力: 0.4MPa
3、流量指標
(1)再生塔鼓風強度:100--120m3/m2.h
(2)溶液循環量:30-35L/Nm3
4、液位指標
(1)溶液循環槽:1/2--2/3(高度)
(2)廢水槽: 2/3(高度)
5、質量指標
(1)煤氣質量:
工段入口H2S:3--5g/Nm3
工段出口H2S: ≤20mg/Nm3
(2)脫硫液質量:
脫硫液中游離氨含量:4-6g/l
PDS含量: 10-18ppm
對苯二酚含量: 0.3-0.5g/l
懸浮硫含量: 1g/l
富鹽含量[NH4CNS+(NH4)2S2O3]:<250g/l
溶液PH值:8.2-8.5
(3)剩余氨水加堿后PH值:8-9
蒸氨廢水NH3-N含量:≤200mg/l
硫銨工段
一、工藝流程
來自脫硫工段的粗煤氣經煤氣預熱器加熱至60--70℃,進入硫銨飽和器上端的噴淋室。在此煤氣分成兩股沿飽和器內壁與內除酸器外壁的環形空間流動,循環母液逆向噴灑,使煤氣與母液充分接觸,煤氣中的氨被母液中的硫酸所吸收,生成硫酸銨結晶。然后煤氣沿切線方向進入硫銨飽和器內的除酸器,分離煤氣中夾帶的酸霧后被送往洗脫苯工段。
在硫酸飽和器下段結晶室上部的母液,用母液循環泵連續抽出送至上段噴淋室進行噴灑,吸收煤氣中的氨,并循環攪動母液以改善硫銨的結晶過程。
硫銨飽和器母液中不斷有硫銨結晶生成,且沿飽和器內的中心管進入下端的結晶室,用結晶泵將其中一部分母液送至結晶槽,在此分離的硫銨結晶及少量母液排放到離心機內進行離心分離,濾除母液,并用熱水洗滌結晶降低成品酸度,保證成品質量。離心分離出的母液與結晶槽溢流出來的母液一同自流回飽和器。
從離心機卸出的硫銨結晶,由螺旋輸送機送至沸騰干燥器,經熱空氣干燥后進入硫銨斗,然后稱量包裝送入成品庫。
沸騰干燥器用的熱空氣是由送風機從室外吸入空氣熱風器用蒸汽加熱至140℃后送入,開車時器內溫度應高于正常操作溫度20℃左右,在加料前15分鐘往器內送入適量熱風加熱升溫。沸騰干燥器排出的熱空氣經旋風除塵器捕集夾帶的細粒硫銨結晶后,由排風機抽送至濕式除塵器進行濕法再除塵,最后排入大氣。旋風除塵器捕集的細粒硫銨定期排入硫銨貯斗。
外購92.5%硫酸至卸酸槽,用卸酸槽液下泵送至硫酸貯槽,再用硫酸泵送至硫酸高位槽,經流量控制自流入滿流槽,調節硫銨飽和器內溶液的酸度。
硫銨飽和器是周期性的連續操作設備,當定期大加酸、補水并用水沖洗硫銨飽和器時,所形成的大量母液從硫銨飽和器滿流口溢出通過插入液封內的滿流管流入滿流槽,再經滿流槽至母液貯槽暫時貯存,用母液噴灑泵將滿流槽及母液貯槽貯存的母液送回硫銨飽和器使用。此外,母液貯槽還可供飽和器檢修、停工時貯存飽和器內的母液使用。
低位槽用于收集各種排凈液,不定時用低位槽液下泵打回母液貯槽使用。
水封槽、耐酸水封槽分別收集入工段和出工段煤氣管道的煤氣冷凝液,煤氣冷凝液經泵或槽車送至冷鼓廢液槽。
二、工藝指標
硫酸濃度 :≥92.5%
母液酸度:3--4(飽和器內)3--6(貯槽母液)
中加酸8--10加完酸后加水使酸度恢復正常
預熱器后煤氣溫度:60--70℃
飽和器母液溫度: 50--60℃
飽和器后煤氣溫度:50--55℃
飽和器后煤氣含氨:≤0.05g/m3
預熱器阻力:≤500Pa
飽和器阻力: ≤3000Pa
陳酸器阻力:≤1000Pa
母液比重: ≥1.26
滿流槽液面:≥2/3
泵軸承溫度: <65℃
電機升溫: ≯45℃
硫銨質量標準: (GB535-1995)
含氨量: ≥21%
水分: ≤0.3%
游離酸: ≤0.05%
離心機技術參數
離心機潤滑油液面不低于視鏡2/3
推料次數: ≥25次/分(26-28次/分)
最大負荷: 3.5T/h
液壓系統油壓: ≤2Mpa
油溫: <45℃
離心機供水壓力:≥0.04 Mpa
離心機供水溫度:60-70℃
前主軸承溫度: ≤70℃
后主軸承溫度: ≤65℃
干燥機技術參數:
蒸汽壓力: 0.6--1Mpa
送風機風壓: 500mmH2o
風溫: 30--140℃
熱風口溫度: ≥140℃
沸騰干燥器內溫度高于室內溫度20℃左右,在加料前15分鐘往器內送入適量熱風加熱升溫。
干燥前硫銨水分2%
干燥后硫銨水分:<0.2%
風機軸承溫度<60℃
包裝袋計量準確每袋50kg±0.1kg
袋口鏈間距2cm
洗脫苯崗位
一、工藝流程
來自硫胺工段的煤氣溫度約55℃,為達到冷卻荒煤氣和進一步除去煤氣中的焦油萘,煤氣自上而下經過終冷器的管間分別與上、下段的循環水和制冷水換熱后溫度由55℃降至24--27℃,然后進入洗苯塔底部,自下而上與塔頂噴淋的貧油逆流接觸,煤氣中的苯被循環洗油吸收,再經過洗苯塔的捕霧段脫除霧滴后離開洗苯塔經外管送往各用戶。
洗苯塔底富油由富油泵加壓后,依次經過粗苯冷凝冷卻器、油油換熱器換熱后進入管式加熱爐被加熱至180--190℃,加熱后的富油進入脫苯塔進行蒸餾脫苯。其中一部分可返回洗苯塔頂噴灑降阻。
從脫苯塔頂部蒸出的粗苯油水混合汽進入粗苯冷凝冷卻器分別與富油和制冷水換熱至25--30℃,然后進入粗苯油水分離器進行分離。分離出的粗苯入粗苯回流槽,一部分經粗苯回流泵送至脫苯塔頂打回流,一部分溢流至粗苯計量槽。產品在計量槽中分析化驗,合格品送至粗苯貯槽裝車外售,不合格品經粗苯回流泵送至脫苯塔頂打回流。分離出的油水混合物進入控制分離器,在此分離出的洗油至地下放空槽,由放空槽液下泵送往貧油槽,分離出的粗苯分離水自流入終冷器水封槽。
脫苯后的熱貧油從脫苯塔底部流出,自流入油油換熱器與富油換熱后進入貧油槽,經貧油泵加壓后經過貧油冷卻器分別被循環水制冷水冷卻至27--30℃送往洗苯塔噴淋洗滌煤氣。
為提高蒸餾效果獲得多種產品,在脫苯塔第5、7、9層塔盤處引出萘油側線,采出溫度為155--160℃
≥0.4Mpa 的直接蒸汽經管式爐加熱至400℃左右,一部分作為洗油再生器的熱源,一部分進入脫苯塔底部為其熱源。
在洗苯塔操作過程中,為確保循環洗油質量,由脫苯塔底或經由管式加熱爐加熱后的富油管線引出1-1.5%的貧油進入再生器用管式加熱爐加熱后的過熱蒸汽蒸吹再生,油氣入脫苯塔底作為脫苯汽源,殘渣定期排出。
由冷鼓工段送來的剩余氨水、輕焦油對終冷器上、下段進行噴淋,退液和煤氣冷凝液進入冷凝液水封槽,然后溢流至冷凝液貯槽,由冷凝液循環泵送至冷鼓工段機械化氨水澄清槽。
二、工藝指標
洗苯工段
1、溫度指標
(1)硫銨來的煤氣溫度:≤55℃
(2)入洗苯塔煤氣溫度:24-27℃
(3)循環水: 32-40℃
(4)制冷水: 16--23℃
(5)入洗苯塔貧油溫度:26-30℃
夏季比煤氣溫度高:2-3℃
冬季比煤氣溫度高: 4-7℃
(6)各泵軸承溫度: <65℃
(7)各電機溫升: ≤45℃(包括室溫在內不超過75℃)
2、壓力指標
(1)循環水壓力: 0.35Mpa
(2)制冷水壓力: 0.3Mpa
(3)洗苯阻力: ≤2000Pa
(4)終冷阻力: ≤2000Pa
(5)洗苯后煤氣壓力:≥5000Pa
3、流量指標
入塔洗油循環量:1.5--1.7Kg/NM3
4、質量指標
(1)洗苯塔后煤氣含苯:2g/NM3
(2)入塔貧油含苯: ≤0.5%
(3)富油含苯: 1.6-2.5%
(4)循環洗油含水: <1%
(5)新洗油質量指標:
a、比重d420: 1.04-1.07g/cm3
b、230 ℃前餾出量: ≤3%
C、300℃前餾出量: ≥90℃
d、酚含量: <0.5%
e、萘含量: <13%
f、粘度E50℃: <1.5
g、水分: <1%
h、15℃時結晶物: 無
蒸餾崗位
1、溫度指標
(1)粗苯冷凝冷卻器富油出口溫度: -60℃
(2)油油換熱器富油出口溫度: -140℃
(3)管式爐富油出口溫度: 180-190℃
(4)脫苯塔底貧油溫度: 170-175℃
(5)再生器頂部溫度: ≥180℃
再生器底部溫度: -200℃
(6)脫苯塔頂部粗苯蒸汽溫度: 90-93℃
(7)油油換熱器后貧油溫度: -90℃
(8)貧油冷卻器后貧油溫度: -30℃
(9)過熱蒸汽溫度: ≥300 <450℃
(10)管式爐輻射段溫度: 650-700℃
(11)管式爐對流段溫度: 600-650℃
(12)管式爐煙囪溫度: 300-400℃
(13)粗苯冷凝冷卻器后溫度: 25-30℃
(14)萘油側線溫度: 160℃
(15)脫苯塔塔頂溫度: 92-94℃
2、壓力指標
(1)脫苯塔底部壓力: <0.05Mpa
(2)脫苯塔頂部壓力: ≯0.03Mpa
(3)再生器頂部壓力: ≯0.05Mpa
(4)入工段蒸汽壓力: ≮0.4Mpa
(5)入管式爐煤氣壓力: ≮2500Pa
(6)管式爐對流段富油進口壓力:≤0.7Mpa
(7)管式爐輻射段富油出口壓力:≤0.45Mpa
(8)管式爐過熱蒸汽出口壓力: ≤0.5Mpa
3、流量指標
(1)富油流量: -70000Kg/h
(2)直接蒸汽流量: 1.5--3T/h
(3)回流比: 2.5--3.5
4、質量指標
(1)粗苯(GB/T5022-93)
a、外觀:淡黃色透明液體
b、比重:0.871--0.9g/cm3
C、餾程:180℃ 前餾出時量≮93%
d、水分:目測無可見水
(2)萘油含萘:>25%
(3)洗油消耗:≯80Kg/T粗苯
(4)脫苯直接蒸汽耗量:≯2t/T粗苯
(5)洗油再生量:1-2%
(6)洗油殘渣:300℃前餾出量:25-30%
綜合給水崗位
一、綜合給水工藝流程簡述
1、循環水系統
化產循環水是供給各個需要冷卻的介質以32℃產足量的循環冷卻水,化產循環水池內的水用循環泵加壓,一小部分經YGJX--3000型自吸式氣水合洗過濾器過濾,大部分供化產回收車間的初冷器一段,鼓風機油冷器,蒸氨廢水冷卻器,氨分縮器,貧油冷卻器一段,終冷器一段等設備的冷卻用水。經換熱設備交換的熱水靠余壓流入LF-47型風機逆流式鋼筋混凝土冷卻塔降溫冷卻,冷卻后流入循環水池。水在循環過程中,由于蒸發、排污(排到復用水池),循環水池的液位會下降,為保持水位穩定,需定期將水源給水。
2、制冷水循環水系統
制冷循環水池的水經循環泵加壓,一小部分經YGJX--2500自吸式氣水合洗過濾器過濾,大部分與換熱設備換熱。
制冷循環水供水溫度低于18--23℃時,主要是供給初冷器二段、貧油冷卻器、終冷卻器二段等設備的冷卻用水。經換熱設備熱交換的熱水靠余壓流入LF-47型風機逆流式鋼筋混凝土冷卻塔降溫冷卻,冷卻后流入循環水池。水在循環過程中,由于蒸發、排污(排到復用水系統),循環水池的液位會下降,為保持水位穩定,需定期將水源給水補充至制冷循環水系統中去。
制冷循環水在夏季制冷機開車后,其主要是用來冷卻制冷機組,以滿足制冷機正常運行的需要。
3、冷凍水系統
制冷循環水供水溫度高于18--23℃,制冷循環水切換成冷凍水,制冷循環水用來冷卻制冷機組,從冷凍水池出來的冷凍水經制冷機組冷卻到16℃后,來冷卻上述需制冷循環水冷卻的設備,而后返回冷凍水池循環使用。冷凍水池液位下降時,需定期補水。
4、新鮮水、消防水系統
新鮮水系系統供給全廠生產、生活、消防水。
水源井水注入清水池,清水池水至新鮮水吸水井,由生產、生活水泵加壓供給洗煤、熄焦、食堂、宿舍等用戶。生產、生活水泵兼做消防保壓泵。
5、復用水系統
綜合給水系統崗位的清凈下水與制冷化產循環水排污水,進入復用水池后,經泵加壓后送到焦爐的熄焦池。
二、工藝指標
1、化產循環水
循環水量:3579m3/h
濃縮倍數:3
供水壓力:0.4MPa
回水壓力:0.2MPa
供水溫度:32℃
回水溫度:40℃
排污水量:10.59m3/h
蒸發及風吹損失量:53.4m3/h
新鮮水補充水量:63.99m3/h
2、制冷循環水
制冷循環水量:1350m3/h
濃縮倍數:3
供水壓力:0.4MPa
回水壓力:0.2MPa
供水溫度: 32℃
回水溫度:40℃
排污水量: 4m3/h
蒸發及風吹損失量:20.14m3/h
新鮮水補充水量:24.14m3/h
3、冷凍水
供水壓力:0.6Mpa
回水壓力:0.2MPa
4、生產生活、消防水
生產、生活用水量:200m3/h
消防用水量:216m3/h
供水壓力:0.40MPa
消防貯量: 396m3/h(二池)
5、化產循環水旁濾器
進水濁度<5mg/L
濾速:10--20m/h(最高達30--40m/h)
產水量:89.48 m3/h
進出口壓差:<0.1Mpa
6、制冷循環水旁濾器
進水濁度<5mg/L
濾速:10--20m/h(最高達30--40m/h)
產水量:67m3/h
進出口壓差:<0.1Mpa
7、冷卻塔
風機轉速:240轉/分
風量:60*104m3/h
全壓: 127.4pa
8、制冷機組
制冷量:300*104KCal/h
冷水流量:429m3/h
冷卻水出水溫度:16℃
冷水回水溫度:23℃
蒸汽壓力:0.6Mpa(飽和)
蒸汽耗量:4050kg/h
9、疏水自動加壓器
加壓蒸汽0.4Mpa
凝液排出壓力:0.3Mpa
凝液排出量:10t/h